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恶煞当朝

第一卷 天下狼烟 第八十九章 被捕(1/6)

目录

李崇信从酒楼之上踉踉跄跄回到了马家老店,时值半夜三更,打更的更夫也是两眼欲睡,不怎么上心。

李崇信刚要回房,却看见马家老店大墙之外停着辆一辆独轮木车,木车里面放着半车的李子。

木车旁边是一个身披蓑衣的年轻货郎,生的方面大耳,颇有威仪,只是腊月寒天,穿着草鞋倚在马家老店的墙外,借着账房屋内传出灯光看书。

李崇信此刻酒已经醒了大半,料想这个卖李子的货郎定然是穷苦人家出身,在京城做了些水果买卖,却不堕青云之志一心苦读。

遥想当年自己中举,再看眼前之人,凿壁偷光的壮举可不是谁都能做的。

此刻心下有了共鸣,故而一晃身形走向木车。他这却是无意间用了踏雪无痕的功夫。

那货郎虽然身上寒酸,但仿佛耳目特别灵便,李崇信还离着木车足有十几丈距离,已然被货郎发觉。

此刻冲着李崇信腼腆一笑,露出好看的白牙:“大官人可是要买些李子么?今年收成不好,果子都受了寒潮,待我给大官人挑些甜的。”

说罢径自拿起小号箩筐,借着账房内的烛火细细挑拣起来。

一边挑拣,一边口打热气,不停搓动自己冻僵的双手。

李崇信心下纳闷,自己距离甚远,便是说是个过路的醉汉也可尽信,怎的这人就知道我是买李子的。

小事一桩,也不以为意,温言道:“货郎,此时早市未开,你怎的一个人这么早出摊,立在这店房外看书?在家中暖和,温书岂不更好?”

年轻货郎脸上讪讪道:“小人本姓刘,叫做刘知节,豫州的人士,几年前就中了乡试童生。

家里颇为贫穷,没钱买书,因听说京城有捐义书馆,不收银钱,虽都是二手旧书,但是看着便利,便一人前来京城,白日贩果度日,夜间要加倍苦读了。

不知朝廷何日就要举行科举,小人也要勉励一试。”

一边说,一边手脚麻利的将挑好的李子装入草袋,顺势打了个漂亮的麻花扣。

李崇信却不接那草袋,而是拿起刘知节手中的书本观瞧,却是一本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,这是出了名难懂的古书,想是放在官族大家无人问津,故而捐赠给了书馆。

李崇信翻了两页,笑问:“小哥也好儒家之道?”

刘知节叹了口气:“宁做治世犬,不当乱世人。如今这天下,何时才能让百姓重建秩序,我看恐怕只有儒家圣人之言方可奏效了。”

李崇信有意考教他的学问,故意问道:“儒家亦有言秦汉以来,礼崩乐坏,狂狡有作,自己制则,而事不稽古。此又做何解?”

刘知节忽而昂首挺立,口中答道:“惘论世人,只求本心。”

李崇信大感快慰,一个小小京城贩水果的货郎居然有此胸襟抱负,大喜道:“好好好,天不负我大禹,果然民间真有读书种子。

我在朝中也有消息,也许明年就要下恩纸大举,你可要好生温书,将来为国家出一番气力。

如你说言,将来看你的本心坚不坚定了。”

刘知节闻听朝廷有意恢复科举,急忙将手里的草袋子递给李崇信:“大官人,这些李子不值什么钱物,借着这个喜信送于大官人了。”

李崇信接过草袋子一笑:“我正好也没什么多余银两,你这个人情我就收下了,且随我往里面一叙,吃些汤面,暖暖身子,就当我回礼了。

店主是我当年的老部下,你不必拘谨。”

刘知节虽是乡下贫穷子弟,可此时看上去却无拘谨之处,将木车一推,肩上靠着的皮子条榄子一紧,推着货车岁李崇信走进马家老店。

马诚慌忙接了出来,手里还拿着白手巾板儿:“大都督,怎么这么晚了还出去吃酒,要不是今儿不是宵禁,您就得让镐京府困上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因为是你所以我才爱 大华恩仇引 没有人比我更懂诸天 长安狱部司 我的女友是轻小说作家 在港综成为神话 旁门剑尊 没人能在我面前吹牛 硬核橙子 木叶之寸芒